“焦点分析”:这些热点事件,背后的真相你了解多少?

   时间:2024-10-15 18:03 来源:ITBEAR作者:江紫萱

近期,一家名为Candid Therapeutic的海外创新药企因宣布融资3.7亿美元而在国内引发广泛关注。这笔融资不仅创下了2024年生物医药行业的最高募资纪录,还因其两款核心产品均购自中国药企新成立的海外NewCo公司,并均为当下热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自免)TCE双抗品种,而备受瞩目。

这两家NewCo分别是嘉和生物与Two River等联合成立的TRC004,以及岸迈生物与Foresite合作孵化的Vignette Bio。值得注意的是,Vignette Bio的亮相时间仅比Candid早不到一周。

2024年,产品授权交易成为中国医药行业的高频词汇,特别是以NewCo为代表的交易模式。与传统对外授权不同,NewCo通常由金融资本在海外牵头成立新公司,中国药企将产品剥离并授权给NewCo,同时获取现金和股权补偿。这种模式的最终理想是被跨国药企高价收购或在美股上市。

Candid Therapeutic快速完成多笔融资、授权和并购的整合并不常见。回顾这项交易,金融资本为何偏偏选择这两笔NewCo?是否存在初期结构设计不合理的问题?TCE双抗出海的现状如何,授权完成后相关管线将如何开发?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岸迈生物的创始人吴辰冰博士。作为交易起点的产品授权方,岸迈生物从与Foresite的合作中获得了6000万美元的首付款,以及高达5.75亿美元的后期产品开发、上市等里程碑付款。

吴辰冰表示,这是一次“双方都非常满意的合作”,也是岸迈生物首个成功的对外授权,对公司的TCE双抗平台和研发能力起到了很好的背书作用。“我们会继续关注自免领域,并开始自己申报相关适应症的开发,希望将这次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后续的管线研究中。”

在谈到为何选择NewCo模式时,吴辰冰解释说,这主要是从市场竞争和授权管线未来开发的角度考虑。当前,TCE双抗在自免领域的市场潜力被广泛认可,但不同合作方对数据的要求不同。大药企更倾向于选择具有更多临床数据的分子,而VC资本则更愿意承担风险并迅速行动。

对于岸迈生物来说,做NewCo的意义不仅是快速获得收入,更重要的是赶上市场的风口。一旦结果成立,市场的动作会非常迅速。从产品未来开发的角度考虑,自己是否有能力做以及买方的开发意愿也是重点考量的因素。

Candid Therapeutic的故事正是由此展开。在促成交易的过程中,Foresite Labs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未来的管线推进则主要由后来加入Candid Therapeutic的高管团队负责。

对于外界关于用项目公司套项目公司、初期交易设计是否合理的疑问,吴辰冰回应称,这场交易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转让协议本身和股权设计两大块基本都保持了我们的权益”。

吴辰冰还指出,并不是所有类型的产品都适合做NewCo。项目公司的一大特点就在于追求“几十倍的回报”,因此格外看重潜在的患者群体规模。同时,有早期临床数据会“有一些帮助,如果只是早研阶段的项目,可能都很难看到价值在哪里”。

在谈到中国新药资产出海的现状时,吴辰冰表示,能够说服海外药企的基础是企业对自己的分子如何发挥作用有充分认知,并且临床数据质量要高,展现出相较于同类型产品的差异性。

考虑到自免领域可以衍生出非常多的适应症,且后续市场规模相对更可观,岸迈生物在对外授权时选择了保留EMB-06在中国的权益。“自免疾病存在一定的人种差异,海外公司未必会亲自做所有适合中国人的适应症,我们认为这其中存在机会。”吴辰冰表示。

总的来说,Candid Therapeutic的成功融资和岸迈生物的选择都展示了中国新药资产在全球市场的潜力和吸引力。随着更多中国药企通过NewCo模式出海,未来或将有更多创新疗法惠及全球患者。

 
 
更多>同类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内容
点击排行
 
智快科技微信账号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