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个人电脑(PC)市场在第一季度呈现出意外的增长态势,这一趋势背后隐藏着企业对高额关税的未雨绸缪。据统计,两大研究机构分别报告了第一季度PC出货量的不同增幅,一家指出同比增长超过9%,总量达到6270万台,而另一家则显示增长接近5%,总量为6320万台。尽管数据略有出入,但增长的事实无可争议。
企业界对于即将可能实施的高额关税反应迅速,纷纷提前增加出货量,以防关税导致市场需求受限。亚洲作为电子产品的主要制造基地,其企业尤为关注这一动向。市场分析认为,第一季度的市场表现中,存在明显的“预防性购买”现象,无论是厂商还是终端用户,都在为潜在的关税影响做准备。
全球经济放缓和消费者可支配支出下降的担忧也为市场增添了一层阴影,促使部分消费者提前购买电子产品,以避免未来价格上涨。自疫情后的购买热潮退去,PC市场一度陷入停滞,而2024年的出货量在连续两年下滑后,终于实现了1%的小幅回升。
面对可能的报复性关税,一些原始设计制造商(ODM)正在重新评估发货计划,市场未来可能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局面:一是库存积压,产品滞销;二是发货停止,以避免进一步损失。这种不确定性使得市场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从产品类型来看,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增长尤为亮眼,第一季度增长了10%,总量超过4900万台;台式电脑也实现了8%的增长。美国市场在这一波增长中表现尤为突出。然而,随着库存水平逐渐趋于正常,以及价格上涨的影响逐渐显现,未来出货量可能会面临回落的压力。
具体到厂商层面,某科技公司的出货量在第一季度同比增长了14%,华硕的增长幅度也超过了11%。作为全球PC市场的两大巨头,联想和惠普的出货量分别增长了约11%和6%。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市场对关税政策的敏感反应,也展示了各厂商在这一特殊时期的灵活调整和策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