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AI眼镜成为了硬件领域的热门创业品类,这股热潮源于meta与Ray-Ban合作的AI眼镜的成功。这款眼镜预计年出货量将超过两百万台,标志着AI眼镜作为新硬件品类已跨过关键的出货量门槛。
众多企业纷纷涌入AI眼镜市场,包括互联网巨头、硬件公司中高层出走创立的新企业,AR眼镜厂商转型,以及手机、互联网大厂的战略布局。他们共同瞄准的是AI终端入口的机遇。
市面上的AI眼镜产品大多包含普通眼镜模块、镜腿上的耳机模块,以及AI模块,部分产品还包含摄像头模块。然而,多位硬件行业人士发现,当前的AI功能尚未成为驱动用户购买硬件的第一要素。相较于手机,AI眼镜在功能上的不可替代性尚待提升。
Ray-Ban与meta合作的AI眼镜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Ray-Ban品牌的强大号召力、巧妙的定价策略,以及眼镜和耳机产品的组合。这些因素共同解决了如何将AI的基础能力与眼镜硬件有效整合的难题。
在国内市场,拼凑一副中规中矩的AI眼镜并不难。国内在供应链技术、硬件效率、成本控制方面具备优势。同时,大模型的价格门槛和技术难题也已大大降低,为硬件公司的AI眼镜产品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AI眼镜创业的终极大考在于产品定义。如何将AI的基础能力与眼镜硬件做好整合,让AI眼镜上的功能更加有用,是所有厂商都需要面对的问题。这也是Ray-Ban尚未完全解答的问题。
尽管AI眼镜市场尚未出现“百镜大战”,但行业已逐渐呈现出大浪淘沙的势头。近两年涌现的AI眼镜创业公司大多仍处于产品验证阶段,但其中已有公司提前退场,部分公司面临联创出走、融资难等困境。
多位从业者预测,最晚明年中旬,AI眼镜市场将洗牌一批创业者和产品。这意味着,要想在这个市场立足,厂商们需要更多的创新和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