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霸屏十五年:硬科技氪金时代,谁能颠覆其王者地位?

   时间:2024-11-01 11:44 来源:ITBEAR作者:唐云泽

近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布的一则采购公告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公告显示,该行以1.45亿元的高价采购了甲骨文的数据库服务,且投标人与中标人均为甲骨文独家。此举凸显出,尽管国内推行数据库国产化已有多年,但甲骨文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依然不可小觑。

与此同时,甲骨文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也颇为亮眼。今年以来,其股价已累计上涨近70%,涨幅超过了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成为市场上表现最佳的大型科技股之一。甲骨文的强劲表现,与其在云转型方面的成功密不可分。

甲骨文通过收购、裁员、调整组织架构等一系列措施,成功将自身从传统的数据库提供商转型为云服务巨头。其推出的自有云平台OCI,以及基于云的企业级应用服务,如ERP、CRM等,均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

随着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兴起,甲骨文的新数据中心更加适应当前发展需求,使其在竞争中占据了有利地位。甲骨文与亚马逊等竞争对手建立合作关系,进一步扩大了其业务覆盖面和影响力。

然而,在国内市场,“去IOE”的呼声依然高涨。过去多年来,中国的商用数据系统大多依赖于“IOE”架构,即IBM的小型机、Oracle的数据库和EMC的存储。这种架构曾一度垄断了国内市场。

随着阿里等国内企业的崛起,“去IOE”逐渐成为行业共识。国内企业纷纷投入到国产数据库的开发中,试图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地位。然而,尽管国产数据库在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在市场应用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

目前,党政领域的数据库国产替代率已达到80%,但八大行业的整体替换率仍不高。其中,金融行业非核心系统的替换率仅为40%左右,能源行业不足15%,医疗、制造、教育等多个行业更是不足5%。这显示出国产数据库在推广应用方面仍存在较大难度。

业内人士指出,国产数据库在技术上与国外产品仍存在差距,且迁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也让企业望而却步。国产数据库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大多集中在关系型数据库领域,这也限制了其市场拓展空间。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产数据库厂商的经营压力日益加大。未来三至五年内,国内数据库厂商数量可能会大幅减少,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总体来看,尽管甲骨文等国外数据库巨头在中国市场仍具有较大影响力,但国产数据库的发展也呈现出积极态势。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国产数据库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更多>同类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内容
点击排行
 
智快科技微信账号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