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能否成为特斯拉FSD V13在中国市场的劲敌?

   时间:2025-04-09 11:04 来源:ITBEAR作者:顾雨柔

特斯拉FSD入华,引发国内智能驾驶领域震荡。今年2月底,随着特斯拉FSD(全自动驾驶)系统正式进军中国市场,国内智能驾驶企业纷纷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3月,特斯拉FSD系统表现喜忧参半,一方面在上海陆家嘴误将公交车道当作超车道,在广州塔附近因误判施工警示牌而急刹;另一方面,在日常驾驶中,FSD系统展现出老司机般的熟练度,能够灵活避让非机动车,顺畅完成掉头、转弯等操作,给用户带来丝滑体验。

面对特斯拉FSD系统的表现,业界反应复杂。一方面,特斯拉FSD系统所展现的强大基础能力和学习能力令人印象深刻,仅凭互联网上的中国道路视频片段训练,就能表现出色。一旦特斯拉补齐在中国的数据,克服“水土不服”,或将成为中国市场领先的智能驾驶系统。在最近的行业论坛上,元戎启行CEO周光与博世中国区总裁吴永桥均承认,特斯拉FSD V13在端到端智能驾驶技术上领先国内高阶系统一个代差。

然而,国内企业并非没有应对之策。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被视为解决端到端技术短板的关键。VLA模型融合了视觉感知、语言理解和动作执行,相当于给车辆装上了“24k大眼睛”,能够准确识别路况信息,理解交通标志和行人意图,做出最优路线决策,并解释决策逻辑。简而言之,VLA模型赋予车辆“类人思维链”,使智能驾驶从“看图说话”进化到“阅读理解”。

周光认为,VLA模型使智能驾驶系统成为“通才”,具备广泛的场景适应性。只有当系统成为驾驶通才后,才有可能成为驾驶领域的专家,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他将VLA架构视为走向L5级自动驾驶的转折点,认为其本质是构建时空统一的认知框架,为实现L5级自动驾驶提供底层支撑。

尽管VLA模型前景广阔,但目前尚未有完全基于VLA的车型落地。不过,国内已有企业在积极布局。理想、奇瑞、吉利和元戎启行等四家企业明确布局VLA。理想采用“MindVLA”系统,融合多项先进技术,决策准确率领先,但研发成本高昂。奇瑞与华为、英伟达合作,计划在猎鹰900上实现VLA模型,但落地时间定在2027年。吉利则祭出“全域AI+天地一体”组合拳,试图以生态优势碾压单一技术。

相比之下,元戎启行在VLA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作为少数投入研发VLA的智驾方案供应商,元戎启行已经将VLA技术推进到量产阶段。预计年中就能看到搭载元戎VLA的车型上路。元戎启行的发展路线一直走在前列,早在2020年就提出“无图”智驾概念,2024年端到端技术已落地量产,2025年下一代VLA技术已进入量产阶段。

元戎启行不仅在技术上领先,还已经与高通达成合作,未来有望将VLA模型释放到更多芯片平台,支持纯视觉和激光雷达版本。这意味着元戎启行作为第三方供应商,具备强大的兼容性和量产能力。

特斯拉FSD入华,对国内智能驾驶企业构成挑战,但也激发了行业创新。随着国内企业加速布局VLA技术,智能驾驶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今年国内搭载VLA技术的车型逐步上路,特斯拉FSD与国内VLA技术的较量将有新的答案。

智能驾驶行业的竞争已经从工程化能力转变为AI模型的底层能力。国内企业能否在VLA技术的加持下,迎头赶上特斯拉,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在这场技术竞赛中,谁将成为最终的赢家,让我们拭目以待。

 
 
更多>同类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内容
点击排行
 
智快科技微信账号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